中國海外銅礦(國內銅冶煉企業)
?。▉碓矗褐行牌谪浹芯浚 ≈行牌谪浹芯俊 ?月24日 Grasberg 大幅下調 2025-2026 年銅礦產量,中國市場對銅礦供應緊張的海外擔憂驟增,銅價大幅上行據 10 月 31 日 ICSG 報告,銅礦銅冶2025 年全 球銅礦產量增長率從 4 月預測的國內 2.3%下調至 1.4%,全球 15 家主要礦企年內產量指引增量轉負。煉企
我們梳理礦企財報并結合 CRU、中國Wood Mackenzie,海外統計得出 2025-2027 年全球銅礦供應增量分別為 17 萬噸、銅礦銅冶67 萬噸、國內57 萬噸 根據 ICSG,煉企2022-2024 年全球精煉銅產能利用率中樞約為 83%。中國
然而進入 2025 年,海外全球銅粗煉產能快速釋放,銅礦銅冶全球精煉銅產能利用率從 83.2%快速下滑至 81.0%我們梳理國內外計劃投產的國內冶煉產能,并結合目前冶煉廠公布的煉企減產計劃,得出 2025-2027 年全球新投產粗銅冶煉產能分別為166 萬噸、71 萬噸、53 萬噸。
考慮到全球廢銅供應增量,2025-2027 年全球銅精礦需求增量分別為 65-85 萬噸、65-80 萬噸、50-65 萬噸結合銅精礦供應增量可以看出,2026 年銅精礦供需緊張格局仍將延續,2027 年銅精礦供需緊張有望緩解。
當前礦企利潤豐厚且銅價因供應緊張而上漲的背景下,冶煉廠因利潤受到明顯擠壓,生產穩定性不佳2025 年以來極低的長單和現貨加工費使得菲律賓 PASAR、印尼 Manyar、智利 Altonorte、日本 JX 金屬、加拿大霍恩等冶煉廠相繼減產,而價格分享機制有利于保障冶煉廠利潤空間,維護礦企銅精礦銷售渠道,進而保障礦企利潤穩定。
冶煉廠減產更可能發生在原料自給率偏低的企業,我們梳理半年報以及投資者調研紀要中公司對冶煉業務的表態,發現國內冶煉企業普遍無減產計劃,而是通過不斷降低成本、提高銅及副產品回收率、加大再生銅料采購量以及拓展下游高附加值產品等多種方式渡過行業寒冬。
在冶煉廠暫無計劃減產,但是 2026 年銅精礦供需將更加失衡的背景下,2026 年中國冶煉廠長單加工費很可能不高于 0 美元/噸,那么冶煉廠則面臨較大虧損在當前極低加工費的背景下,中國冶煉廠憑借成本優勢及各種穩生產措施,生產穩定性明顯強于海外,銅精礦需求份額進一步提升。
如果國內冶煉廠齊心協力嚴控新增產能,那么相較于海外冶煉廠更有能力向海外礦企重新協商定價模式這會極大程度改善冶煉行業經營困境,助力國內冶煉企業行穩致遠 風險因素:宏觀政策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