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基金創始人(大成基金管理人)
9月9日消息,大成公告數據顯示,基金金管大成基金旗下大成中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ETF(159113)于2025年9月12日至2025年9月18日公開發售大成中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ETF投資類型為長期純債型基金,創始成基管理費率每年0.15%,理人托管費率每年0.05%。大成
大成中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ETF投資目標為:緊密跟蹤標的基金金管指數,追求跟蹤偏離度和跟蹤誤差的創始成基最小化力爭本基金的凈值增長率與業績比較基準之間的日均偏離度的絕對值不超過0.2%,年化跟蹤誤差不超過2%大成中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ETF的理人投資組合比例為:在建倉完成后,本基金投資于債券資產比例不低于基金資產的大成80%;本基金投資于標的指數成份債券和備選成份債券的資產比例不低于基金資產凈值的90%,且不低于非現金基金資產的基金金管80%。
本基金每個交易日日終在扣除國債期貨合約需繳納的創始成基交易保證金后,應當保持不低于交易保證金一倍的理人現金其中,現金不包括結算備付金、大成存出保證金、基金金管應收申購款如果法律法規對該比例要求有變更的創始成基,基金管理人在履行適當程序后,本基金做相應調整。
大成中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ETF擬任基金經理為萬曉慧萬曉慧,中國國籍,華威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擁有基金從業資格2013年7月 - 2014年8月,任NeoPhotonics Corporation內審部經理;2016年5月 - 2018年12月,在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總部任研究員;2018年12月 - 2023年9月,于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固定收益投資部任投資經理。
2023年10月加入大成基金,現任固定收益總部債券投資一部基金經理2024年4月26日起,任大成月添利一個月滾動持有中短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大成景安短融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24年7月1日起,任大成景寧一年定期開放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25年1月16日起,擔任大成深證基準做市信用債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截止目前,萬曉慧管理4只基金萬曉慧自2025年1月16日至今,管理的大成深證基準做市信用債ETF產品,任期回報為1.14%,同類平均為1.80%,行業排名2561/6775從盈虧金額看,任職期(2025H1)盈利金額6518.68萬元,管理費259.25萬元。
萬曉慧自2024年7月1日至今,管理的大成景寧一年定開債券產品,任期回報為2.87%,同類平均為4.32%,行業排名3352/6212從盈虧金額看,任職期(2024H2 - 2025H1)盈利金額2546.97萬元,管理費300.67萬元。
萬曉慧自2024年4月26日至今,管理的大成景安短融債券A產品,任期回報為2.73%,同類平均為5.00%,行業排名4873/6007從盈虧金額看,任職期(2024H2 - 2025H1)盈利金額5437.66萬元,管理費635.08萬元。
歷史業績產品名稱類型任職時間任期回報同類平均行業排名盈虧金額(元)管理費(元)大成深證基準做市信用債ETF債券型基金20250116 - 至今1.14%1.80%2561/67756518.68萬(2025H1)
259.25萬(2025H1)大成景寧一年定開債券債券型基金20240701 - 至今2.87%4.32%3352/62122546.97萬(2024H2 - 2025H1)300.67萬(2024H2 - 2025H1)
大成景安短融債券A債券型基金20240426 - 至今2.73%5.00%4873/60075437.66萬(2024H2 - 2025H1)635.08萬(2024H2 - 2025H1)大成月添利一個月滾動持有中短債債券A
債券型基金20240426 - 至今2.97%5.00%4434/6007116.84萬(2024H2 - 2025H1)14.15萬(2024H2 - 2025H1)最新定期報告顯示,萬曉慧現管產品主要債券持倉如下:
大成深證基準做市信用債ETF主要債券持倉大成景寧一年定開債券主要債券持倉大成景安短融債券A主要債券持倉債券名稱占凈值比例債券名稱占凈值比例債券名稱占凈值比例23徐工011.72%24青島國信MTN001
4.07%25農發014.71%22天山011.69%24蘇州高新MTN0034.02%24廣州控股SCP0073.18%22湘路061.64%23三門峽MTN002(項目收益)3.09%24中交建筑SCP005(科創票據)
3.16%22南網011.52%23電投融和MTN001(碳中和)3.06%25知識城SCP0023.15%21青城091.5%22廣電山東MTN0013.05%25廣州地鐵SCP0053.15%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為AI大模型自動發布,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